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区域 > 明后年会否出现通缩成分歧焦点
昨天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郑京平透露,经初步核算,我国前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10627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虽然这个增幅出现了些许下滑,但众多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和学者都和郑京平一样对未来的经济走势持乐观态度。
他们认为,从整体而言,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几乎贯穿了今年全年,无疑“束缚”了一些原本能够“拉快”经济增速的指标。郑京平也表示,在宏观调控过程中难免出现
一些矛盾和挑战,但调控的结果是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因而,即使增速由现在的9.4%回落到9%左右,也是很正常的。他还进一步推断,“关于中国经济的走势,总体来讲我们持乐观态度,全年经济将会保持9%或者多一点的增长速度,而且明年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开局。”
固定资产投资释放能量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在今年宏观经济数据的月度发布还是季度发布过程中,媒体和学界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重心落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水平上。郑京平昨日表示,前三季度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这个方面的数据最敏感,也最让人纠缠不清。”国家统计局的一位研究人士认为,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能量的释放有一个滞后期,因而宏观态势往往难以用一两个月的数据得到确切的解释。郑京平亦认为,“从供给的能力看,由于前几年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供给能力最近一两年已经开始集中地释放、集中地形成,故而今后的生产供给能力没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若从需求的角度看,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会略微下降。据了解,今年1-3季度我国新开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和施工在建项目的总投资的增长幅度都在28%左右。用郑京平的话来说,“这个先行指标也预示着工业生产投资的增幅不会有大的回落。”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增长都很快,但其中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进口的增速大幅下滑,原来需要进口的产品被国内投资形成的产能抢占了市场。有专家认为,在进口增幅回落与国内投资居高不下并存的境况下,企业对投资的预期会放慢。
CPI水平将有所回升
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一样备受外界关注的是内需提振的最新情况。对此,郑京平此间花了较长的时间来披露和阐释。
据其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也增长11.5%,企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也还有20.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温和上涨的状态。在郑京平看来,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也会保持和今年大体相当,消费水平将是比较平稳的。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由于受到食品等价格持续下滑的影响,消费品价格涨幅保持回落的态势。其中,1-8月CPI接近回落到2%以内。不过,在昨日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对于今年剩下几个月的物价走势,学者们大多持将会“上升”的意向。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国青教授认为,今年第四季度物价将会有所上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张永军也表示,由于今年基数的原因,如果没有意外,9月份和四季度的CPI水平将有所回升,而且明年的CPI涨幅也有望高于今年。
但值得说明的是,专家们普遍预期,CPI在短期内出现大的攀升的可能性不大,而其进一步下跌的动能也不足,全年通胀率可能保持在1-2%之间。
费解的贸易顺差
与往年不同,今年始终纠缠着郑京平等研究宏观经济数据的官员和学者的另一个棘手问题是,在国内工业品(尤其是钢铁、纺织品等大宗产品)价格下调的同时,我国的贸易顺差出现了加速积累的局面。
对于尚在飙升中的贸易顺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范剑平主任感到有几分忧虑。他认为,巨额贸易顺差是正在健康稳定运行的经济肌体上暗藏的一种风险。宋国青教授也认为,贸易顺差虽然有力地推动了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但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也将加大经济潜在的风险。
“在9.4%的经济增长率中,即使考虑价格因素,也至少有3个百分点是外需拉动的。”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峰同时指出,与之对应,内需在经过连续两年高速扩张后已经形成较大基数,其在GDP增量中所占份额正在出现明显下降。
商务部的一位专家更是尖锐地指出,过大的贸易顺差容易引发我国与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况且外汇储备增多也加大了人民币汇率方面的压力。
基于上述种种考量,学界人士提出了更为严峻的疑问:一方面是出口不断增长、进口和实际利用外资下降的态势,另一方面则是GDP基本上与去年同期保持平衡。这二者之间的逻辑缺失在哪里?
郑京平在昨日的发布会上没有提及这方面的话题。不过,他表示,明年或者今年第四季度的顺差会下降一些,“但也不会下到什么地方去,也还会保持一定的规模。”
通缩的清晰足音
昨日的发布会上,中外媒体尤为关注的是,明年乃至后年我国经济运行是否会出现通缩。郑京平认为出现通缩的可能性不大,但学界的声音则是分歧不小。
有专家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得到逐步化解,明年经济仍将快速稳定增长;也有专家认为,由于前几年高投资形成的产能将逐步释放,加之出口在世界经济可能放缓的情况下会遇到更大的压力,通缩压力将会随之进一步加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初,我国很可能会再度出现通货紧缩,但即使出现通货紧缩也不会像外国出现通货紧缩那么严重,经济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从很多基本面的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增幅将放缓,而且经济回落的幅度比较深,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基于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这个观点,宋国青教授认为,通货紧缩的现象并不是很明显,“还不能说经济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只能说有这个趋势”。他认为,如果政府能采取适当调控措施,情况很容易变得乐观。
在认为经济会向下走的同时,国家信息中心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表示,经济从高点向下走是个正常过程,只能说明宏观调控有了效果。也有一部分专家提醒,要注意明年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国际油价的连续冲高,以及国内房地产价格的坚挺,都将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