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易宪容:监管层对中工国际仅仅“关注”是不够的
本来各方希望通过发行新股在国内股市引入一股清泉、带来一股动力、引出一个新方向、创造一种新局面。在中工国际发行之前,国内市场各方都认为A股全流通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合理的定价机制、有效的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并购重组等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股的发行则是未来国内股市发展的活水源头。国内市场炙热无比的希望,因为中工国际上市之后的非理性亢奋,而被击得粉碎。
中工国际发行当日以高出发行价131%的幅度开盘,午后最高涨幅更达到575.67%,最高见50元,收市报31.97元,全日上涨332.03%,换手率高达94.05%,其疯狂的程度完全超出投资者的想像。其后两日,中工国际都以无量跌停收场。
对于这种现象,管理层表示已密切关注”,但当市场投资者建议中工国际公布挂牌当日新进入和已经退出的股东及其持股详细清单时,中工国际董秘却表示,市场操纵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也不准备公布挂牌日股东名单,“我们没有应当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我们只能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面对这样的市场,面对这位代表上市公司的董秘的言论,恍如重回时光隧道,股市人为操纵的疯狂、上市公司仅为圈钱而存在的案例历历在目。
我们不免产生如下疑问:A股全流通后,国内股市的环境会得到完全改观吗?如果不能够得到完全的改观,那么一年来的股权分置改革其作用与影响又何在?在一年来的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管理层为了A股全流通后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确实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市场与制度建设。如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清理大股东占款问题、加快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化解券商风险、完善并逐步放开QFII等机构投资者等,但这些制度建设与市场环境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国内的股市文化,也没有真正建立起国内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
中工国际的疯狂炒作在早几个月股市的大涨中就露出端倪。这不仅表现为国内股市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上涨了70%,还表现在市场的一些垃圾股股价又通过种种概念炒上了天。有研究表明,在国内股市排名200名之后近1200家公司中,其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的40%,但利润加起来却为净亏损75亿元。剔除这些上市公司中的亏损公司,剩下的在2005年的平均市盈率高达97倍。这些公司应该早被淘汰或边缘化了,却成了此次国内股市反弹的主力或领头羊。
正是这样一种股市文化,使市场各方———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上市公司以及市场中介机构———每一个毛孔中都充满投机炒作之气,市场中每一个当事人都会千方百计突破现有规则之限制达到利益最大化,甚至于违法乱纪也在所不惜。
这种股市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关键在于市场基础性制度的缺失:没有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交易机制、一个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及投资利益补偿机制。为了保证国内股市真正健康的发展,管理层就得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以改变目前不适应的股市文化。
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是国内证券市场的一次重大的制度变革,但其并没有以往所强调的那样重要,市场更不会因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就走出几年来的熊市阴影与制度幻灭感。为了不让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付之东流,为了不让中工国际这样的公司成为未来国内公司上市的样板与主流,监管层对中工国际炒作事件绝不应仅仅停留于“密切关注”,而是要对该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研究。该调查不仅要调查相关的市场当事人有没有违法乱纪行为,同时也得研究现行各种制度缺陷,并通过这种调查与研究来遏制或改变类似于中工国际这样的恶性炒作行为。否则,中工国际一定会把国内股市引向炒作者泛滥、制度形同虚设的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