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cbmm.com.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建·房产   >   外资设限细则待定 沪上外资依旧生猛

外资设限细则待定 沪上外资依旧生猛

2006-08-12 14:23:37      来源:2006年08月12日中国经营报
分享到:

34岁的黄巍最近特别忙碌,但心情很不错。

8月12日上午,一场名为“长三角台商置产展”的房展会在人流如鲫的上海世贸商城开幕,包括万科、绿地等在内的18家房企,还有30多家配套服务商一同参展。黄正是这次展会的幕后操盘手。而在一个星期前,上海万科朗润园项目举行的专门面对台商的推盘活动,也是他担任董事长的团聚机构全程操办。

尽管针对境外人士(包括港台地区和海外)投资国内房地产的“外资设限”政策刚刚出台不久,近日建设部官员又再次出面强调,境外人士只能在内地购买一套住房,这却似乎没有明显影响他招揽客户的成果。

还有一个来自权威渠道的消息让他感到宽心:迄今为止,上海这个外来地产投资渗透很深的城市,尚未就上述政策出台实施细则,据说有关部门正就是否“缓行”进行内部讨论。

“设限”无碍外销热潮

由于近年来台商大举涌入长三角,他们无疑成为活跃于上海楼市的境外购房大军中的主力。

今年上半年,台湾《商业周刊》一项横跨海峡两岸的“移居上海调查”结果显示,在常住上海的30万台湾人士里,已有29%买房,尚未买房者中,43%打算在未来一年内购买。此外,有20%(即6万人左右)是举家从台湾迁来上海。

“我们正是看准了其中的商业机会。”黄巍笑称。曾在中原地产深圳公司服务多年的黄,去年来到上海创业,不久就举办了一个“最受台商喜爱楼盘评选”活动,反响不错,于是今年索性做成专题房展。

至于邀请黄巍协办8月6日台商推盘活动的万科朗润园,位于上海万科城市花园对面,共有住户约9000人,其中1000人左右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

“现在越来越多台湾人士更倾向于置业而非租房,所以我们觉得应该举办活动吸引目标客户。”朗润园企划助理戴昊告诉记者。此前一天,他们刚刚举办过针对韩国客户的同类活动。

不仅开发商和中介机构未如预想中那样备受“外资设限”政策困扰,“受限对象”们表现得也颇为乐观。

“几年前上海的车牌不让境外人士买,我们就借用本地朋友的身份证买,现在买房也可以这么做,大家总是有办法的。”在朗润园的活动上,TG精英俱乐部董事长黄启铭告诉记者。黄是台湾商人,来上海做生意五六年了。

早先曾有媒体报道称,政府有意推行境外人士购房“一证一房”措施,考虑到港、澳、台人士通常持有两个以上证件,这就比北京已经实行、建设部又一再强调的“一人一房”措施宽松得多了。不过,到目前为止,此项措施并没正式出台。

记者特地走访了数家经常接待境外客户的中介代理门店,得到的反馈是,近期相关业务的成交情况并未发生太大波动。

海外基金反获“杀价”利器?

7月25日,即公布“外资设限”政策的171号文件出台的第二天,合生创展(0754.HK)发出公告称,出让位于陆家嘴的甲级写字楼合生国际大厦50%股权,接盘者是在香港注册的PacificDeltaInvestmentLtd。据了解,这家公司拥有海外基金背景。

而今年已斥资人民币45亿元“搜刮”上海优质物业的大摩,近期将先后再收购埃蒙顿国际广场和徐汇区永新城项目,仅后者的总价便可能达到人民币6亿元。除此之外,它们仍在接触更多的住宅、商用项目,寻找更多“猎物”。

171号文件规定,外资必须在国内成立房地产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50%,开发项目资本金则要达到项目投资总额的35%。“这点门槛对大摩此类规模的投资大鳄来说,根本无法构成障碍。”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事实上,不仅仅大摩表现依旧生猛,其他诸如凯雷、美林等知名海外基金,也没有放慢它们的脚步。

“‘外资设限’政策,反而成了海外大型基金‘杀价’的理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开发商高层对记者表示,“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基金撤走了,企业出售项目可挑选的买家更少了,不得不看大摩们的脸色。”

有意思的是,去年10月开售以来一套也卖不动的沪上豪宅汤臣一品,近日不仅以人民币1.3亿元卖出一套,据说网上还预订了三套,总价人民币2亿元,买家均来自海外,且都以公司名义登记。

政策落实说易行难

有接近上海市政府决策层人士告诉记者,近日建设部对“外资设限”政策的解释公布后,草拟中的上海有关实施细则必须重新调整,就算推出也需要一定时间。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上海二手房交易强征个税政策紧跟国税总局文件精神迅速出台,但“外资设限”细则却姗姗来迟,其实有自己的苦衷。

该人士称,眼下的上海楼市,表面上看起来不错,每天成交量有五六百套,不过,打折销售的楼盘日渐增多,实际前景并不乐观。而以台湾客户为主体的境外购房人士强大的购买力,算得上是楼市的强心针。与此同时,上海正在或计划进行的一些重大基建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外资依然相当渴求。

对“外资设限”政策本身的必要性,上海业界质疑之声也不少。

“外资购买的是中高档房,国家要解决的是老百姓居住的中低档房,这是两个产品线,相互并不影响。”盛基集团副总裁朱咏敏说。

汤臣集团总经理徐彬更直言:“这个政策很难执行,根据加入WTO的承诺,今年下半年内地金融业全面开放,会有大量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上海,他们住哪里,能都不买房吗?”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伟则认为,中央限制外资政策的目的很明确,但可操作性还得完善:“比如说限制境外人士只买一套,是指一个人在一个城市,还是整个中国范围内?若是后者,目前各城市房屋交易中心并没有联网,异地购房情况怎样查证?如何确定入境时间?如何界定境外人士是工作还是学习、买房是自住还是办公?这些技术细节都需要解决。”

不过,让黄巍这样的营销代理商隐隐感到不安的是,“外资设限”政策,究竟是限制境外投资机构的炒作,还是一刀切限制境外人士买房?而这也许正是所有争论的最大焦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