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cbmm.com.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外资加速布局境内股债市场中国ETF5年冲顶亚洲最大

外资加速布局境内股债市场中国ETF5年冲顶亚洲最大

2019-11-26 08:17:05      来源:第一财经
分享到:

预计中国ETF市场可能会在5年内扩容至5000亿美元的容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已有越来越多的机构认为,中国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市场成长潜力巨大,随着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限额的取消,外资有望加速在境外发行挂钩中国债券和A股(尤其是前者)的ETF,同时,外资也有望加速布局已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股债ETF。

“9月时,中国宣布取消QFII/RQFII限额,这对于外资发行、投资挂钩中国在岸股债ETF是一大利好。原先之所以外资很少发行或投资直接挂钩A股或人民币债券的ETF,主要问题在于,当ETF发行人达到一定的QFII限额时,整个基金就被迫变成了一个封闭式基金,而封闭基金容易出现溢价或折价、产生价格扭曲,因此早前外资发行人在境外发行的ETF更多包含的是H股和N股(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而A股占比较小。”摩根资管贝塔策略亚太总监、董事总经理司马非(Philippe El-Asmar)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也表示,目前欧美发行人、投资者也对挂钩A股和人民币债券(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ETF更感兴趣,尤其是债券,预计将迎来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近期表示,中国ETF诞生十五年来,市场规模稳步上升、产品类型不断丰富。他也表示将持续扩大ETF标的范围,完善ETF布局,未来或将推出科创板ETF。

中国ETF规模5年内或成亚洲最大

2004年底,我国境内第一只ETF——上证50ETF成立,揭开了中国ETF市场的帷幕。刘逖表示,截至2019年11月11日,我国境内挂牌交易ETF共241只,总市值约6700亿元。2018年全年上交所各类ETF的交易总额超过7万亿元。

近几年来,上交所ETF市场规模从交易量上看为亚洲第一,市值排名亚洲第二,仅次于东京证券交易所。目前上交所ETF市场在境内的份额大约80%。

就目前而言,全球ETF市场容量5万亿美元,美国ETF市场规模3.5万亿美元,中国为940亿美元。同时,挂钩美国股市的ETF资产规模是挂钩中国股市(含H、N股)的ETF规模的25倍。这种反差在债市更为突出,挂钩中国债券的ETF规模仅约80亿美元,而在美国则高达8000亿美元。此外,中国ETF市场主要是被动权益型产品,Smart Beta只占2%,30%是货币基金ETF,而在美国ETF市场固定收益产品占到了20%,20%则是Smart Beta。

司马非对记者表示,中国ETF市场可能滞后于欧美市场10年,“但我们预计,中国ETF市场可能会在5年内扩容至5000亿美元的容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随着国际主要指数不断纳入中国股债市场,摩根资管也预计,未来2~3年将有3000亿美元资金流入中国债市,2000亿美元流入中国股市。

11月26日,MSCI即将第三次扩大A股纳入因子(从15%扩容至20%),被动资金将在当日收盘前全部到位,各界也预计或再度出现外资尾盘集中涌入的情况。

贝莱德预计,此次将吸引67亿美元的被动外资流入,远超8月的纳入。

目前,外资已经成为A股市场仅次于公募基金的第二大投资主体。数据显示,通过沪深股通流入的外资总体保持较高幅度盈利,而它们恰恰是具有典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特征的资金。这对于境内具有明显散户化、短期化特征的公募等机构已经形成挑战。

在监管层看来,境内机构过去长期过度依赖货币基金等业务,缺乏专业能力、缺少价值投资理念、缺乏工匠精神,“快餐文化”明显。近期随着“深改十二条”的持续推进,监管层也在加强对证券基金的引导,督促打破短期化考核,强化经营约束,推动真正长期资金的形成。

中国ETF市场的发展仍需诸多市场教育。“中国ETF生态系统还不完善,处于成长初期,如果要加快发展,就需要更多竞争者和投资者教育,即要对受众解释ETF的好处,例如操作简单、透明、流动性好、成本便宜,但现在中国ETF投资者仍然主要把ETF作为投机工具,而非资产配置的工具。”司马非称。

外资将加速布局中国股债ETF

就过去而言,外资在海外发行挂钩中国在岸股债的ETF产品少之又少,更多是挂钩H股和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市场此前尚未充分开放、准入存在限制。

但随着QFII/RQFII限额的取消、中国股债不断被纳入国际主要指数,外资有望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境外发行更多挂钩A股和人民币债券的ETF产品,或直接投资已在中国交易所上市的ETF。

过去几年来,例如贝莱德、先锋领航等资管巨头都在海外发行过挂钩A股的ETF产品,但整体规模非常有限,境外发行的挂钩人民币债券的ETF更罕见。

“过去大量海外发行的ETF挂钩的都是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而不是挂钩A股,目前而言,挂钩A股的欧美市场ETF规模仅约50亿美元,200亿美元都是挂钩H、N股。”司马非称,但随着QFII/RQFII限额的取消,外资ETF发行人不用再担心触及限额而导致基金成为封闭式基金、造成价格扭曲,这是一大利好。

不过,在他看来,尽管挂钩A股的ETF规模将扩大,但更多外资更倾向于用主动选股的方法来投资A股,“鉴于A股波动率较高、市场有效性待提高,欧美投资者对于A股主题性投资更感兴趣。完全以被动的方式跟踪、投资A股可能会导致波动率过大,这也主要因为A股80%的成交量是由散户贡献的。此外,ETF的行业风险集中度偏大,例如沪深300指数(3878.206, 28.21, 0.73%)(3878.2061, 28.21, 0.73%)的风险主要聚集在3个行业。因此外资认为主动选股更有利于捕捉A股的超额收益。”

相比之下,外资对于挂钩中国债市的ETF的兴趣不断提升。目前外资对中国同业存单、政策性金融债(国开债)的持有量也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鉴于评级体系不同和透明度问题,外资对中国信用债的布局较少,目前对债券ETF的需求也主要在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截至10月末,中债登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18061.30亿元,同比增19.82%,已连续11个月增长。

“债市流动性仍欠佳的问题的确是外资的一大担忧,但债券通的开通吸引众多外资布局中国债市,随着参与者愈发壮大,流动性也会不断提升,加之中国债市的收益率较为诱人,且与海外市场的关联性低,有助于外资提升投资组合的多元性。我预计明年富时罗素全球政府债券(WGBI)指数有望宣布纳入人民币债券。”司马非称。

目前,中国债市市值是全球债市的13%,但外资持有比例仅3%;中国股市市值是全球的10%,外资持有比例仅3%。不难想象,这种超低配的情况长期而言一定会发生变化。

摩根资管也表示,未来将考虑发行更多挂钩中国债券、股票的ETF,同时也会和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在中国在岸市场发行相关ETF产品。今年6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SI)与摩根资产管理就已合作,推出一只专门针对中国A股的Smart Beta指数——中证摩根长三角策略指数。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