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cbmm.com.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CPI重回“1时代” 目前通胀对货币政策掣肘有限

CPI重回“1时代” 目前通胀对货币政策掣肘有限

2021-11-15 10:24:42      来源:贝果财经
分享到:

10月份,不仅CPI重回“1时代”,PPI涨幅更是再创新高: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涨幅由0.7%回升至1.5%,略超市场预期;PPI同比涨幅由10.7%扩大至13.5%,继续刷新有统计以来新高;PPI与CPI剪刀差达到12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加2个百分点。

受访业界专家认为,10月CPI涨幅由低位回升,主要受鲜菜、交通通信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而PPI涨幅扩大也主要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并预计PPI同比有望在11月看到拐点。不过,目前通胀对货币政策的掣肘作用有限。

CPI有所上涨

从同比来看,CPI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2.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银行(3.060, 0.00, 0.00%)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11月1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CPI涨幅低位回升,鲜菜、交通通信价格上涨是主要推动因素。”

范若滢解释说,其一,国庆后鲜菜价格明显上涨,部分地区出现“菜比肉贵”现象。数据可见:从同比看,鲜菜价格由9月下降2.5%转为上涨15.9%;而从环比看,受降雨天气、夏秋换茬、局部地区疫情散发及生产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鲜菜价格上涨16.6%,影响CPI上涨约0.34个百分点,占总涨幅近五成。

其二,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效应显现,带动交通通信以及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扩大。数据显示,10月份,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上涨7%,涨幅较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也说:“10月份,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CPI有所上涨。”

民生银行(3.930, 0.02, 0.51%)首席研究员温彬还指出,从涨价构成上看,本月CPI同比涨幅为年内新高,略超市场预期,虽然有去年同期基数回落的原因,但不能忽视新涨价因素的推动。

在新涨价因素上,董莉娟介绍:“据测算,在10月份1.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CPI走势,范若滢告诉记者:“随着蔬菜产能恢复,菜价将逐渐回落,叠加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CPI涨幅仍将低位运行。”

然而,温彬却指出:“10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已呈现略有回升走势,加上近期粮食囤购、蔬菜涨价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对CPI的拖累将逐渐减小;非食品价格中,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消费品价格已出现一定上涨迹象,服务价格延续温和上涨走势,预计CPI将继续回升。”

PPI涨幅再创新高

在PPI方面,从同比来看,PPI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涨幅扩大3.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就此,范若滢对记者表示:“PPI涨幅再创新高,主要源于全球能源短缺叠加国内煤炭等供给约束推动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

董莉娟也指出:“PPI是因为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PPI涨幅有所扩大。”

受大宗商品上涨影响,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明显扩大。数据显示,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上涨103.7%,涨幅扩大28.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涨幅在12.0%~59.7%之间,扩大3.2~16.1个百分点。上述8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11.38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八成。

展望未来,范若滢认为:“近期我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取得初步成效,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稳定增加,动力煤期货结算价呈下降态势,因而预计11月份PPI涨幅将高位小幅回落。”

民生银行高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也持类似看法:“11月以来,国家层面继续加码保供稳价、扩能增产,煤炭价格已经开始持续回落,预计后期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会有所放缓。随着基数抬升,PPI同比或将在11月看到拐点。”

不过,温彬认为,下一阶段,OPEC对原油增产仍相对谨慎,国际油价或继续保持高位波动走势;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供需矛盾有望改善,叠加去年基数的较快回落,预计PPI将保持高位。

在政策走向上,温彬表示:“总体上看,目前通胀对货币政策的掣肘有限,但国内外经济恢复中的不平衡不均衡因素仍然较多,对政策调控的考验也有所加大。宏观政策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前瞻性和协调性,加大力度提振内需,激发经济增长动力,缓解主要能源品供需矛盾,继续帮助市场主体应对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应对好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等风险冲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