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会展·活动 > 第27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暨数字化赋能战略性新兴材料交流活动举行
10月12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建材总院科学技术协会、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的“第27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活动暨数字化赋能战略性新兴材料交流活动”在中国建材总院举办。
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谢建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丁勇,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李昕,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建材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郅晓,北京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维成,中国建材总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建材总院科协主席武发德出席活动。丁勇主持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活动。
李静海在讲话中说,北京市科协作为北京地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近年来市科协夯实基础,推动学术交流策源科技创新;搭建平台,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发挥作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联合各类创新主体,从交流中凝炼科学问题,从合作中融通创新要素,促进科协系统的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丁勇指出,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是北京市科协主办的重要品牌学术交流活动,汇聚了各行业各领域科技精英。未来将充分发挥该平台作用,携手首都科技工作者共筑创新人才高地、共促科技进步、共推首都发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郅晓在致辞中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中国建材总院聚焦“无机非金属材材料研究与发展”核心主业,构建以“学科强院”为核心的科研创新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锚定“材料研发生产数智化转型”和“数字价值提升”两大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学科数智转型,服务国家战略工程,引领无机非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化与材料学科间的综合交叉融合。
李昕介绍了第27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情况,她表示,本届活动着重研讨最新科技成果与发现,突出前沿性探索,突出多主体联动,突出发挥青年人才作用。
谢建新院士以《新材料智能技术》为主题,从材料智能设计、材料智能实验和材料智能制造三个方面详细列举了人工智能对材料科学研究的深远影响。他指出,智能实验系统和数字孪生是未来材料智能实验的发展方向,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数字化建模是解决新材料制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两大难题的关键。
段慧玲院士作题为《极端环境下典型材料-结构-装备研制的挑战和关键科学问题》的报告,从力学角度深入探讨了材料结构与装备中的关键技术与挑战。她讲道,复合材料因其多层级、多尺度的复杂特性,使得在研发过程中需要面对诸多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攻关,更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手段。无论是微观世界的探索还是宏观世界的探知,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都将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随后,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技术管理中心总经理马志芳,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系主任吕红金,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授尹海清,中国建材总院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郭晓娟等4人围绕“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成长”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分享了他们宝贵的经验、见解和感悟。
同日下午,数字化赋能战新材料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举办。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尹海清、华为企业BG研发业务数字化首席专家殷华分别作《解析AI for Materials Science为材料研发与生产技术赋能》《华为研发数字化转型实践》的主题报告。数智化及战新材料多学科行业专家学者、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代表共7人围绕“数字化赋能战新材料”开展跨学科交流。
相关学会代表、区科协代表、高校科协代表、企业科技工作者代表、数字化企业代表、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代表、中国建材总院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等共计15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
本届科技交流学术月以“人才荟萃、学术筑基、创新引领”为主题,立足北京地区的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将举办130余场专业学术活动,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着重广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着重研讨最新科技成果与发现,着重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