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cbmm.com.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区域   >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改革信贷管理体制是关键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改革信贷管理体制是关键

2005-09-21 01:38:35      来源:2005年09月20日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近来,有关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注又开始升温,银行监管机构的官员和学者纷纷对此进行多方面剖析,一些地方如上海的金融机构也开始了有益尝试。一时间,这个困扰业界多年的问题似乎有了有效解决的希望。

业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注盖因一段时间来的宏观调控措施下,信贷收紧导致很多企业压力猛增,中小企业叫苦不迭不能不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仅凭一两个措施,一两个银行的尝试就能找到破解答案吗?这样的思路显然是过于乐观。

我们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认为只要解决好定价问题,所有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是不够客观的。

近些年来,随着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壮大,其贷款难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而金融部门受信贷体制、风险和社会信用的困扰,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能给予有效满足。

中小企业处于发展阶段,其信贷需求趋旺,而银行的满足率却很低。有问卷调查显示,80%的中小企业认为目前银行贷款偏紧,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申请贷款的满足率往往在40%以下。更多的中小企业是靠自有资金来完成,而自筹资金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是不言而喻的。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中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有四点,一是中小企业负债率高、效益低,银行难受理。二是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银行爱莫能助。三是企业转制不彻底,难与银行确立新的信贷关系。四是低效行业新增贷款难。

而在银行方面呢?同样是多方受制,表现为社会信用环境的制约。近年来,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债、废债、赖债现象屡见不鲜,致使银行不良贷款一直居高不下。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信贷体制制约。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期,在特殊的环境下,为防止新的信贷风险,基层支行的信贷权集中上收,实行“集中管理,集约经营,从而减少了基层支行的授权授信额度,增加了申报环节,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其三是信贷制度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商业银行基本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和终身追究,信贷员的收入与风险不成正比,激励机制的不到位,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更加强化了基层信贷人员的“惧贷情绪,与其放款收不回而被追究责任,不如不放款而“一身轻。

必须承认,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贷款难,不仅困扰着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制约着金融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及社会多方面的大力协同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商业银行要结合中央银行出台的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改革对中小企业贷款管理体制,减少贷款审批程序和环节。就具体技术层面而言,商业银行省级分行要对中小企业贷款指标实行单列并下达到支行,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对中小企业一定数额如500万元以内的贷款需求,可由支行审核发放;县级支行要建立信贷激励约束机制,使信贷人员的权、责、利相结合;要对信贷人员下达中小企业贷款营销任务,对完成目标任务好、实现银企双赢的信贷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

应当认识到,企业效益直接关系到融资的难易,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有效益银行才有效益,从而使银行增加更多的信贷投入,形成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真正走出融资难的泥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