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cbmm.com.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区域   >   2005年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

2005年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

2006-01-17 00:28:03      来源:2006年01月16日互联网周刊
分享到:
style="MARGIN-BOTTOM: 5px" alt=科技时代_互联网周刊:2005年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 src="http://image2.sina.com.cn/IT/it/2006-01-16/U1351P2T1D821595F13DT20060116164431.jpg" border=1>
  发现未来的商业变革和创新之源

《互联网周刊》报道 2005年,又是中国最富活力的高科技企业群体纵横捭阖的一年,中国市场庞大的总体规模和足够广阔的市场机遇正在为伟大企业家的诞生和成长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在中国企业过去20几年的成长历程当中,几乎每一个阶段都会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企业家,但是这些企业家多数都受益于某些行业机会,而极少有依靠自己的长远战略获得长久成功的。

在这样一个产业环境急剧变幻的时刻,在这样一个未来的伟大企业家孕育的舞台上,企业家自身所具备的意志力成为最经得起回味也是最为可贵的一种素质。杨元庆对联想发展战略的自我纠正,李东生在困境当中的韧性以及陈天桥放手一搏的决心对于各自行业的影响并不是一时的财务数字上的得失所能掩盖的。他们并不仅仅是其所在的公司、产业的代名词,恰恰相反,是他们给了所在的环境以人格力量。

我们用一把全新的尺子来衡量这群优秀的企业家在2005年的进取心。才干、远见卓识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都成为《互联网周刊》选定他们作为本届新经济年度人物的因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更能够代表未来,即使他们有可能明天就陷入困境。

一个时代的际遇和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

本刊主笔|明叔亮

每一年都会有每一年的浮沉,在这个极速变化的世界里似乎并没有真正的常青树。

2005年,马云入主雅虎中国,李彦宏率领百度成功上市,当事者因此享受了无尚的荣耀,但是马、李二人此前推进电子商务和搜索业务时的艰难却很少被人提及。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曾经无限辉煌的李东生目前正在承受同时整合两家跨国公司资产的艰难,曾经享受无限尊崇的陈天桥全力推进盛大“盒子”也多少有些步履维艰。

转瞬之间,浮沉立变。但是在这种世俗的“以成败论英雄”的评价之外,在我们看来,这些优秀的企业家仍旧同属于一个价值体系,同属于一个不断成长的群体。

伟大企业家的土壤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一定会产生出一批世界级企业,这几乎是所有人会认定的事情。上海文广总裁黎瑞刚不止一次地对人谈起,他们这一辈人应该能够创立出一种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媒体集团。他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所处时代的大环境和产业变迁的历史际遇,注定会诞生出这样的企业。

同世界级企业一同诞生的还有这些企业的舵手,这个时代蕴含的市场机遇如电信、互联网、广电、家电等行业所提供的产业大环境也正在为伟大企业家的诞生和成长提供最肥沃的土壤。

中国市场庞大的总体规模足以成就一个足够优秀的企业,迅速普及的互联网和手机用户群都为企业家们提供了足够广阔的施展空间。不断成长中的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向着海外市场进发,这是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经济快速成长的国家所共同具备的特征。与GE、索尼、三星等公司一同成长起来的是包括韦尔奇、李健熙等在内的企业家群体。

这样的一个成长机会带给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个人以巨大的成长空间。在信息产业的企业家群体当中也不乏这样的试验者和先驱,四川长虹前任董事长倪润峰就是一个例子,虽然最后也是他盲目的海外扩张之举让四川长虹背上了几十亿元的亏空。但是作为一个必经的历史阶段,在倪润峰身后,杨元庆、李东生、殷一民等人正在开拓海外市场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2005年的互联网绝对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百度的成功上市,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以及那个谁都说不清楚的Google都让人们看到了机会。在Web2.0的口号声中,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在电信增值、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之后,丁磊、马云、汪延、张朝阳在等待中国互联网巨大潜力的最终释放。

除了互联网之外,在电信、广电两个行业领域内,数字娱乐在家庭终端、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平台的巨大成长潜力也让许多人看到了未来的方向。王秦岱、杨镭、周云帆等SP正在向着数字娱乐的广阔空间转型,而IPTV则让黎瑞刚和陈天桥找到了施展各自抱负的机会。

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和电信、互联网、广电等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都为优秀企业家的诞生和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这些行业的企业家将会凭借自己的创造力、独特的韧性和战略眼光完成属于这一代企业家的成长。

一代企业家的自我成长

在中国企业过去二十几年的成长历程当中,几乎每一个阶段都会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企业家,但是这些企业家的成功多数都来自于某些行业性机会,而极少有依靠自己的长远战略获得长久成功的。包括我们今天所见的多数企业家也是由于电信增值、彩电、互联网等等行业机会而跃升为明星,而鲜见于企业家长久战略的延续成功。

现在,杨元庆、李东生、陈天桥、丁磊、王秦岱等企业家在行业和企业的起伏当中正在逐渐完成自己从一个机会驱动型企业家到一个战略驱动型企业家的伟大转变,虽然现在还不能断言这些人未来的成败。

2004年以前,在杨元庆“技术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多元化的联想”的宏伟战略遭受挫折的时候,外界对杨元庆的质疑渐成风潮。面对联想集团业绩增长的瓶颈,人们开始怀疑这个曾经创造了国产PC奇迹的年轻人还能否带领联想取得新一轮的成长。2004年,杨元庆力主收购IBM的PC业务,外界一片惊诧当中也伴随着些许的怀疑——联想能不能消化掉这个比自己体积大好多的家伙?

杨元庆手中的新联想在2005年逐渐站稳阵脚,并在个别市场筹划进攻,在手机市场的联想也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对杨元庆的赞誉再次扑面而来。因为业绩数字的变化,杨元庆经历了在低谷和高潮之间的几个轮回。

而也正是在舆论的褒贬声中,在中国市场起步的杨元庆以自己的韧性甚至是固执完成了对自己成功路径的超越,而坚定地投身到一个陌生但是也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中。

事实上,杨元庆也曾经迷惑于简单地在几个领域内重复自己的成功经历,进入多元化扩张的误区。但是事实证明这并不成功,他最终下定决心在一个更大的市场空间内完成自己成为优秀企业家的成长过程。

最为可贵的品格

一个优秀企业家最大的爆发力是对自己成功模式的超越。

2005年底,盛大对外宣布旗下的几款网络游戏转入免费运营。这个时候的陈天桥也早已找到了一项值得自己奋斗一辈子的事业,全力推进盛大“盒子”,他已许久不过问网络游戏的事情了。还是在这一年,王秦岱、杨镭、周云帆等人也开始逐渐将过去那种单纯的SP思路抛在脑后,而向着数字娱乐的大方向转型。

所有的超越者都注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2005年中,李东生都在为自己过去一两年的“爆发”还债,彩电和手机两项跨国并购的直接结果是让他在第一年就面临自己主政TCL集团13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年度亏损。但是,李东生并无丝毫动摇,因为他深知这也许是TCL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的唯一机会。

“转型有可能是找死,但不转型一定得死。”这种决然的姿态也正是这群人对待风险的一种普遍情绪。在这样一种危机感的驱使下,他们才可以轻易地将过去的成功抛在身后,找到新的目标重新上路。

在这样一个产业环境急剧变幻的时刻,在这样一个孕育未来伟大企业家的舞台上,仍旧固执地使用一堆枯燥的财务数据去评定一个企业家恐怕已经不太合适。企业家自身所具备的意志力成为这个产业领域内最经得起回味也最为可贵的一种素质。

杨元庆对联想发展战略的自我纠正,李东生在困境中的韧性以及陈天桥放手一搏的决心,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各自行业的影响力并不是一时的财务数字上的得失所能淹没的。

不只是看简单的利润业绩,不仅仅依靠这些苍白的数字,我们用一把全新的尺子来衡量一群优秀的企业家在2005年的进取心。不以一时的浮沉和成败去评定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的功过成败,我们能够用一种更加适合这个产业变化时期的眼光,找到一个更加积极进取的企业家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更能够代表未来,虽然他们有可能明天就会陷入困境。

2005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综合榜单(按姓名拼音字母排序)

陈天桥上海盛大网络董事长兼CEO

邓中翰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磊网易CEO

冯军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郭可尊AMD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

江南春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雷军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黎瑞刚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总裁

李东生TCL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李焜耀明基电通集团董事长

李彦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马化腾腾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

宋柯北京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孙宏斌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董事长

汪延新浪网首席执行长

王秦岱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阎焱赛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合伙人

杨镭掌上灵通有限公司CEO

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殷一民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朝阳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周厚健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云帆空中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基业长青奖

丁磊

李东生

杨元庆

市场先锋奖

李彦宏

马云

王秦岱

商业时尚奖

马化腾

宋柯

张朝阳

传媒发现奖

江南春

李开复

公众人气奖TOP3

丁磊

张朝阳

陈天桥

地产杰出奖

李建国

2005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说明

“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由《互联网周刊》联合多家强势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目前已是第三届。自2003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备受业界认可,获得广泛好评。《互联网周刊》力主将“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打造成中国新经济的思想策源地和卓越企业领袖的精英会,以期记录新经济变幻风云、展现商业思想脉动、把握经济脉搏。

评选标准

“2005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从置身于商业变革进程、具备敏锐洞察和创造力的社会中坚力量中产生,他们具有如下特质:

他们对这个时代有理解,有能力、有发展意愿和长足的发展空间;他们乐于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并且敢于实践;

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使技术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对网络时代的商业变革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被这种变革决定性地改变命运;

他们创造性地发现新思维、新趋势、新机遇、新方法、新技术、新兴的产业力量,是新一代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各个领域的先锋人物,是新生活方式、新的社会形态的缔造者,他们影响更广泛的人群,推动商业进步。

“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2005年候选人具备以下要素:

2005年年度表现良好,具有公认的上好业绩;

2005年年度发生有影响商业创新的重大事件或言论;

2005年年度积极推动企业进步,综合提升显著。

评价与奖项

根据评价标准,《互联网周刊》按照“公众票选40%、评委投票40%、编辑选择20%”的评议方式,最终评出综合榜单BEST25及五个单项奖。

评选过程

第一阶段提名(2005年11月15日至2005年12月5日)

《互联网周刊》及合作的近30家强势主流平面和网络媒体广泛发布活动消息。

通过自荐报名、公众举荐、评委推荐、媒体提名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大范围的候选人提名与甄选。

第二阶段票选(2005年12月6日至2005年12月30日)

根据活动宗旨与评价标准,初选出候选人,向社会公示。经过确认后,候选人名单全部公示在活动网站上,接受社会公众的网络投票。网络投票通过近50家主流网媒联合进行,影响人次超过1000万人次。《互联网周刊》编辑团队进行全程跟踪采访报道。

第三阶段评议(2006年1月2日至2006年1月6日)

依据评价标准,对候选人进行评议,并结合网络投票结果,最终确定“2005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综合榜单及各单项奖榜单。

第四阶段揭晓(《互联网周刊》2006年1月16日)

本次活动的榜单刊登于2006年1月16日(本期)的《互联网周刊》上,各大合作媒体也将陆续刊发。

第五阶段颁奖(2006年1月18日)

2006年1月18日,对荣登榜首的25位获奖者进行盛大颁奖典礼。

评委名单:(以下按姓名拼音字母排序)

车 勇:《互联网周刊》执行总编

陈 彤:新浪资深副总裁总编辑

陈 瑜: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何志毅:北京大学教授

姜奇平:《互联网周刊》名誉主编

李善友:搜狐总编、副总裁

刘骏民: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王 磊: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编辑兼总经理

于 扬:易观国际总裁

赵 晓: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