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cbmm.com.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区域   >   外债增长下的阴影

外债增长下的阴影

2006-02-11 22:37:24      来源:2006年02月11日
分享到:

中国经营报  截至2005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2674.5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99.66亿美元,增长8.07%。

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1439.7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7.67亿美元,增长16.86%。短期外债比例比2004年末提高了8.2个百分点,达到了53.83%水平,大大高于国际警戒线25%的水平。

短期外债比重超过国际警戒线状况是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的。虽然期间一度有所回落,但到了2003年上半年,短期外债比重又开始快速地升高。

我们认为短期外债比重不断上升对于中国的资本流动将带来潜在威胁。一旦出现外汇资金流动与目前态势相反的情况,势必对中国外汇市场乃至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虽然目前中国进出口单月贸易额很大,并且保持一定数量顺差,外汇储备绝对数额也超过了外债余额3倍,但是如果考虑到短期外债偿还在数量和时间上的集中性的特征,那么任何外债快速释放偿还的需求,对于中国外汇市场都会带来冲击。甚至可能由此波及和影响到海外债券市场。

依赖外资程度偏高

如果比较中国近二十年来经济增长率与外债增长率趋势和波动周期发现,两者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联动性。经济增长时,外债明显上升;经济回落时,外债增长率也处于下降的状态。

2005年末数据显示,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国民经济总额已经接近63%,这是进出口贸易连年高速成长、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量进入的结果。如果加上外债余额不断创新高的事实,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对外依赖性。

逆势而动的迷思

随着美元贬值、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相当多的国家都在利用这一时间加紧归还外债进度,削减外债数量。中国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压力,但是目前中国恰恰选择了提升外债数量,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不断升高的外债规模对于未来中国国家金融安全正构成潜在的危胁。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地之所以受到冲击比其他亚洲国家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外债。而当时那些拥有较大数量外债国家无一不遭受了强大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压力。

中国曾经在2000年和2002年成功地削减了外债余额的增长。可是在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又出现了较大幅度外债增长,并且打破以往多年外债余额均衡增长,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这种超速增长是令人不安的。

宏观调控下的外债增长

对于外债快速增长问题,前任国家外管局局长郭树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迅速扩张,导致短期外债余额和流量大幅上升;二是进出口规模大幅增长,导致与之相关的贸易融资类短期外债增加;三是受到本外币正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境内机构纷纷增加外币负债,减少人民币贷款。此外,郭树清还表示,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郭树清说,在正式将境内外资银行对外借款纳入外债总量控制之前,外资银行突击借入大量外债,导致在2004年6月末外资银行外债余额比2004年3月末增加130亿美元,增长近六成。

但是我们认为从近年外债季度增长数量变化情况与对应的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实施特点分析来看,2004年第二季度大量外债涌现,应该看做是在宏观调控最为严厉,社会资金出现高度紧张的时刻,国内某些地区、某些机构,为了缓和资金压力,保持投资项目进展,采取了大力借入外债方式。而2005年第二季度外债数量大幅增加则与人民币升值前后市场氛围有关。同时我们也发现,国内有部分隐性外债不在常规的国家统计之列,并且以各种不同方式和形式存在于国内。因此目前外债余额数量有低估可能,实际数量可能要比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要大。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