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cbmm.com.cn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区域   >   格老访华是福不是祸 中美经贸对话机制日趋形成

格老访华是福不是祸 中美经贸对话机制日趋形成

2005-10-11 15:04:10      来源:2005年10月11日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美国财长斯诺来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来了,随行的还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杰夫里。美国总统布什的经济班底悉数来华,“中美经济”一下变得热闹起来。

现在有一种典型报道:斯诺、格林斯潘访华是带着“督促人民币升值”的使命来的;而且,“格老”在其任上的最后亲自访华,这一行必将决定中美两国未来的经济关系。

两种说法都不算错,但是问题都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就算“格老”带着“督促升值”的任务而来,他的北京之行对于中美经济关系来说也“是福不是祸”。

并非一定要等到出现什么结果。“格老”和斯诺能够带着一干人等来华就中美事务进行磋商,这种行为的本身就已经定义了中美两国未来的经济关系走向。

中国商务部在9日公布了预计数据: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可能达到14000亿美元,外贸顺差也将直逼1000亿美元,而美国恰恰是中国的最大贸易顺差国。因此,中美间的经贸冲突从今往后会越来越多。但庆幸的是,一种更加紧密的中美经贸磋商对话机制也在形成之中。

今年以来,中美纺织品磋商没完没了,但谈判关系始终没有破裂;美国国会对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从未间断,但中美经贸关系也未因此而走回头路。相反,中美官方和民间交往全面升温,一种全面了解和对话机制日趋形成。

7月,就在中美纺织品谈判陷入胶着时,第十六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如期在京举行,美国三位部长级官员,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贸易代表波特曼和农业部长约翰斯来华,与中国官员在农产品贸易、生物科技和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达成了协议。

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原定对美进行国事访问,但因美国飓风灾情而被迫推迟。不过,胡锦涛还是和美国总统布什在纽约联合国会议期间进行了会晤,而且,布什也计划在11月对中国进行访问。

9月,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也带领一批中国民营企业家访美,试图在民间层面推进两国经贸摩擦的解决,得到了美国商界人士的积极回应,说明促进中美经贸关系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

尽管“人民币”说不清道不明,但近期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已经第二次受美国邀请参加了西方七国(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此次斯诺和格林斯潘等人访华,也是受邀参加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峰会的。

更有意思的是,斯诺其实提前赶到,他要考察的地方包括东部发达城市上海、西部发展城市重庆。如此大范围走动,斯诺想要亲身体验中国经济,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困难。相互增加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中美间难道还有比这更紧迫的事情吗?

前任美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最近提出“美国需要重新构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国也应该改变自己对世界事务的参与方式”,她希望中国可以直接成为G7等组织的“俱乐部”成员。

上月,美国副国务卿佐力克在美国国会一番讲话引起了热烈反响,佐力克希望中国可以在国际事务中超越当前只是“成员”的角色,进一步扮演“负责任的利害关系人”,表明视中国为积极的合作伙伴。佐力克的讲话被认为是“美国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崛起”的阶段性总结,也是美国未来的行动指导纲领。

其实,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国际间的摩擦总是难以避免的。比如欧美是当然的伙伴关系,但其间的贸易冲突却从未间断,从农产品保护,到钢铁配额,再到波音和空客的政府补贴,大小问题不一而足。可是欧美却总能以谈判的精神对待冲突,在这类谈判中,有时欧盟多让一步,有时美国多让一步,可摩擦从来没有演变成战斗,原因还在于对话机制的存在。

一种正常的国家间关系,不在于有多少摩擦,而在于存在一种积极的摩擦解决机制;一种正常的国家间关系,也不在于所谓“政冷经热”,或者什么“政热经冷”,而在于双方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对话机制。

热门资讯